擁有全國大型商業地標標識項目經驗
- 標識制作熱線:028-86695028
- 移動服務熱線:13550386226
工業化發展導致生產社會化和專業化分工,城市開始發揮商貿中心、金融中心、交通運輸中心、消費中心等作用,同時城市中不同功能分區不斷增多,交通日益發展,改變了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。交通從原始的步行、馬、馬車,發展成為汽車、飛機、輪船的多方位立體交通,使城市距離縮短,讓信息溝通加速,改變了人們的時空觀念。交通的發展是推動現代交通導視系統不斷完善的原動力。
從人對環境的認知度來分析,城市環境在市民的印象中往往通過幾個層面來產生。首先是城市形態,依次分別是建筑、馬路、路標、精神堡壘功能分區等。在缺乏城市標識的條件下,就是靠方位印象、形狀印象、色彩印象、尺度印象等把握環境的。在城市的不斷擴大中,人們開始賦予一些參照物以特殊符號,或者通過某種能夠共同識別的文字、圖像,來實現對于環境的認識。
20世紀中葉,城市迅速發展,標識系統的建立和完善,成為城市管理的一項重要手段。“依索體系”是世界上建立較早的、體系完整的視覺識別系統,所謂的“依索體系”就是“國際圖形教育平面設計系統的簡稱,是現代意義上產生較早的導視設計,其創始人是奧地利社會學家奧圖·紐拉特,他想創造一套符號和圖表以超越文字,精神堡壘是什么的探討。他宣稱 “文字分裂,圖形團結”,該圖形符號系統可以提供一套圖形符號,后來這套圖形符號還被稱為 "世界語圖形"。因為不相信文字的表達效果,所以他主張使用圖形。他認為平面設計應該是讓全人類都能認識、了解,促進人類思想和觀念溝通、交流的方式。
1934年,荷蘭設計研究組延續并改進了依索體系,讓這個設計方法形成了更為理想的視覺識別體系。
1940年,英國將這種經過改進的視覺元素制作成了印刷鉛字體,依索體系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廣泛應用,為日后的導視設計廣泛運用在交通、建筑和商業等方面奠定了重要的基礎。
第二次世界大戰后,各國經濟逐漸復蘇,交通運輸成為人們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。
1974年,美國聯邦政府的交通部委托AIGA(美國專業設計協會),這個美國的平面設計研究機構組織設計供交通樞紐使用的具有通用、準確、國際認同的新交通標志,他們一共設計了34種不同的標志符號,應用在各種與公共交通有關的場所,以方便行人對具體設備、設施、方向、交通工具等內容的了解。這個標準化的視覺傳達系統經過反復審查之后,得到批準使用,立即給全世界的航空港的標志設計帶來很大的影響。于是各個國家開始采納這個體系,因而使國際航空港的視覺標志逐漸統一,極大地方便了乘客。標準化的視覺體系給全世界帶來巨大的影響,各個國家開始采納這個導向體系,世界交通的導向符號趨于統一,這也為各類導視系統、精神堡壘設計奠定了基礎。